靠近格陵兰岛的南端,坐落着古老的矿业城镇伊维图特(Ivittuut),伊维图特曾经是世界上大的冰晶石(cryolite)来源地,冰晶石是一种极其稀有的矿物,历史上曾被用于从铝土矿中提取金属铝。尽管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也发现过冰晶石矿,但伊维图特却是一个被允许商业开采冰晶石的地方。现在这里布满了破败的房屋和挖矿废弃的旧机械。
冰晶石早于1799年在伊维图特被英国矿工发现,起初他们在小镇周围从事银矿开采,但他们发现矿脉中的金属银含量太低,无法使这项业务盈利,因此他们便停止了继续开采。但60年后,丹麦工程师开始在这里尝试开采冰晶石,以获取其金属铝。
冰晶石,又称六氟铝酸钠(sodium hexafluoroaluminate),是一种无色化合物,含有钠、氟和铝。这个名字早来源于希腊语中的单词κρνο(cryos),意思是“冰”,而λιθο(lithos)意思是“石头”。
冰晶石中的铝含量仅为13%,相比之下,铝土矿中的铝含量为50%,因此铝土矿常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提取金属铝的主要来源,而且铝土矿也相对普遍,但问题是从铝土矿石中提取金属铝的化学过程被证明是非常棘手的。人们通常所使用的方法是将电流通过熔融的矿石,这是一种被称为电解的技术,但是人们发现铝土矿的熔化温度非常高,超过2000°C,如果想要获取如此之高的温度,必须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因此采用电解铝土矿来提取金属铝的方式并没有被推广开来。
1886年,美国化学家查尔斯·马丁·霍尔(Charles Martin Hall)和法国人保罗·赫鲁尔特(Paul Héroult)几乎同时发现,如果在铝土矿溶液中加入少量冰晶石,会使铝土矿的熔点降低到1000℃以下。除了降低熔点以外,冰晶石也有助于更好地溶解氧化铝,提高溶液的导电性,并支持在更高的电压下进行电解,这就是霍尔-赫鲁特过程(Hall–Héroult process)。
自从霍尔-赫鲁特过程被发现之后,铝从一种贵金属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廉价商品。铝的价格下跌,使其能够以珠宝、器皿、眼镜架、光学仪器、餐具等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铝与其他金属合成之后所形成的坚硬合金更是成为了飞机制造业的主要原材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曾派遣了一个排驻扎到伊维图特,以保护这里不受纳粹的攻击,因为这里的冰晶石在飞机的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加强对这里的控制,美国海岸警卫队在伊维图特的峡湾对面建立了一个美军基地,里面可以容纳数百名士兵。出于对伊维图特的保护,战争期间这里不允许拍摄照片,也不允许任何人写信给家人或朋友,因为担心纳粹会将信息截获。
战争结束后,丹麦继续开采冰晶石,直到这里的矿山枯竭。伊维图特于1987年被关闭。今天,在霍尔-赫鲁特过程中,冰晶石被合成的氟化铝钠所取代,这种工艺一直沿用至今。